長期吃冬蟲夏草會有砷過量或砷中毒的風險嗎?
—長期吃冬蟲夏草會有砷過量的風險嗎?長期服用蟲草會引起砷中毒嗎?
現在互聯網上出現了一些關于冬蟲夏草含有砷的文章,在冬蟲夏草行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也引發了很多消費者的擔憂與恐慌。風波最早起緣于2016年2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關于冬蟲夏草類產品的消費提示》,主要內容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對冬蟲夏草原草、冬蟲夏草粉及冬蟲夏草純粉片進行監測檢驗,發現其中的砷含量為4.4~9.9 mg/kg,而國家規定保健食品的砷含量不超過1mg/Kg,長期食用冬蟲夏草會出現砷攝入過量,砷可能在體內蓄積,存在較高的風險。
冬蟲夏草竟然含有砷,而且含量是國家規定保健食品限值的4-10倍,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其實,這并非首次披露冬蟲夏草含有砷,早在2008年,《中草藥》雜志發表了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和青海省藥品檢驗所的王剛力、林瑞超、韓小萍等人共同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作者通過檢測17批來自西藏和青海地區出產的天然冬蟲夏草,就發現里面含有微量的砷。其中,7批西藏出產的冬蟲夏草砷含量則為1.16~4.40mg/kg,而10批青海出產的冬蟲夏草則比西藏出產的冬蟲夏草砷含量高出一倍多,達到了3.68~9.97mg/kg。
現在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關于冬蟲夏草食用的風險提示,廣大消費者聞聽此事,不由得擔心食用冬蟲夏草是否安全,長期食用會不會有砷蓄積甚至砷中毒的風險。對于這個問題,蟲草產地直銷網(巍珍源冬蟲夏草)在此為大家做詳細分析。
作為天然存在于地球上的一種物質,砷在自然界中幾乎無處不在,土壤、水、空氣、礦物、植物、動物體內、人體內中都含有微量的砷。砷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種,科學家尚未發現有機砷對人體有害,而對人體有害的則是無機砷。因為有機砷進入人體內不會和體內的蛋白質結合,可以隨新陳代謝排出體外。而無機砷之所以會使人中毒,是因為其化學結構上有許多空的化學鍵,會與人體的其他蛋白質等有機物結合,從而破壞人的生理機能。其實在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海帶和紫菜就富集了大量的有機砷。有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市場上出售的紫菜加工品總砷在11.18-60.25mg/kg;我國近海海產品中總砷含量,海帶為18.775-47.23 mg/kg,相當于冬蟲夏草中砷含量的3-6倍以上。這些食品都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世界各國為什么沒對其作出風險提示呢?因為研究已經表明,這些食物中總砷含量雖高,但幾乎全是無害的有機砷,其中有毒性作用的無機砷只占很少一部分,含量微乎其微。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砷元素允許攝入量,即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規定的標準:總砷每日最高允許攝入量(tdMI)為50μg/kg bw,無機砷每周允許攝入量(PTWI)為0.015 mg/kg bw。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按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消費提示中的冬蟲夏草砷含量最高值—9.97mg/kg來計算:冬蟲夏草按藥典最高日服用量9g,總砷攝入量僅為國際法典委標準的2.83%,也就是說,每天要服用1000多根冬蟲夏草,才可能會超過國際法典委規定的總砷每日最高允許攝入量的安全標準。根據研究數據,讓我們對比一下我們每天吃的食物和冬蟲夏草分別帶來的砷攝入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的“中國膳食砷攝入量”的研究結果發布,按我國標準的成年男子日常所吃的米面、飲水、水果等平均量,每人每天吃東西帶來的總砷攝入量為0.2761mg,為法典委標準的8.77%,其中無機砷攝入量為0.0794mg,為國際法典委標準的58.81%,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膳食砷攝入量是安全的。參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對于僅為國際法典委規定的總砷每日最高允許攝入量安全標準的2.83%、無機砷攝入量標準0.31%的冬蟲夏草來說,無疑是更為安全的。
根據上面眾多文獻資料和國際權威機構公布的數據能夠證實:服用冬蟲夏草是非常安全的,長期食用不可能出現砷攝入過量和砷中毒的問題。最后補充說明一點,至今在國內外各種關于冬蟲夏草的研究結果、文獻專著中,沒有任何關于服用冬蟲夏草引起砷攝入過量、在人體內蓄積的結論或報導;而且,冬蟲夏草在臨床上常被用于治療如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肝硬化等肝腎方面的重病,假如冬蟲夏草所含的砷對人體哪怕會有一絲一毫的毒害作用,肝腎病人也是萬萬不能使用的,但事實上卻是冬蟲夏草不但能用于治療多種肝腎重疾,而且效果還相當顯著。因此,事實也充分證明:長期服用冬蟲夏草是非常安全的,廣大消費者無需在意其中所含的微量的砷。